(圖片來源:海角七號官網)

看了海角七號,喚起我大學時的導演夢...
我熱愛影像(拍照、攝影),大學時也有學拍影片的體驗,
甚至不知哪來的傻勁,跑去報考北藝大的電影研究所呢!

但我卻是不常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人,
因為我不喜歡看只有特效沒有感動商業片...
對電影史也不是很了解,所以臨時惡補電影理論沒考上囉!

大學的影像作品都是5到10分鐘的短片,
算是實驗性質的,也自導自演自拍過,所以深知拍電影的辛苦與難處,
我覺得電影最具價值的,不是最後剪輯修片的成果,
而是最初的創意發想圖文手稿─分鏡腳本

所以看到魏導要義賣他的手繪分鏡腳本,真是感到萬分不捨,
我也希望您能再慎重考慮啊!

我贊成網友建議在拍攝地恆春成立"海角七號博物館",
把所有相關的事物都蒐集在此展示,然後開放給大家參觀,
最後參觀門票收入就可以捐出來做慈善啦!


以下轉貼官網上幾則我覺得不錯的留言:
http://cape7.pixnet.net/blog/post/21994515/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37  不懂日文   於 2008/10/03 17:51
太可惜
這些如此有價值的物品 最好不要拍賣掉
如果能成立一個海角七號博物館 例如 買下阿嘉住的那個地方
把所有相關的事物都蒐集到那裏
讓海角七號永遠成為台灣意識的一個實體表現地點
成為台灣所有學校團體進行戶外教學的聖地

這樣的功德絕對超過拍賣所得捐給世界展望會
這次票房很好 票商何不樂捐一些給該會呢

再次呼籲 這些與海角七號有關的所有珍貴物品
最好比照外國珍視文化資產的作法 收藏在博物館吧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105  小麻  於 2008/10/04 14:56

我也是醬想......讓魏導自己做決定吧 ~~~

當然樓上有很多大大的論點也是很好,
從一些一般人比較不會去思考到的角度來提出意見,真的是很棒...著實令我大開眼界

但是我覺得無言有點太激動了啦...不要這樣嘛...是的,
大家都只是個小小的影迷,但是大家團結起來卻有大大的力量啊,
看看票房成績,看看這股風潮,看看"大家一起"改寫的歷史......
我相信每一位深愛海角的人一定都從影片中"獲得了"什麼,
"感受到了"什麼,所以大家付諸行動,掀起了一股海角巨浪......
網上的話題成了新聞,沒著落的原聲帶即將發行,
這都是大家在網路上"呼喚"出來的成果......

所以不要講那種"反正我只是小小影迷不需要看重我們的意見..."之類的......
讓人看了很傷心,我都會覺得說在這裡留言的大家都是海角夥伴耶,
所以看到留言會感覺溫暖...開心...爆笑...佩服,
看到不同意見會去想爲什麼...看到很嗆的回文會感到生氣...等等,
我相信跟我一樣努力看留言,努力感受別人的想法的人一定很多,
那麼,把意見表達出來就好了,我相信你有看到不少人跟你有相同想法,
搞不好後續會有更多認為不該拍賣分鏡手稿的人...
大家都會出來表達意見,這樣就好了,最後,就讓魏導自己決定吧......

真的不要輕易退出海角下線......盜版已經出現了,我們這些海角夥伴們該更努力啊~~~

大家加油!!!希望海盜們趕快消失.....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 #106  公益,多少人假汝之名以行?  於 2008/10/04 14:58

公益,多少人假汝之名以行?
這些所謂公益善款,進到世展會之後,
再被分配到台灣各個部落,你知道會是多細碎與渺小嘛?
是,小朋友會有張新的書桌,但書桌卻是空的
但,為什麼我們不是提供更好的書讓他們閱讀呢?

假若說這些慈善團體真能有效率的利用善款解決了這些"弱勢團體"
那它(公益組織)還有存在的必要?
所以,他們以細碎的資源分配讓弱勢團體(圈養餵食?)有少許"鴉片"吃,
卻無法吃飽,越陷越深,永遠無法擺脫
莫以為捐錢就是好事,有多少部落小朋友的玩具是被丟棄不理的
有多少善心的圖書室被堆置在部落的倉庫內,大家真的了解嘛?
錢沒有用在對的地方上,造成的災難比你我想像都大

我欣賞魏導用電影幫原住民取得應有的尊重
也讓部落族人有機會參與大製作的電影工作
但,企劃團隊又還是以都市人/有錢人/大漢族主義 的角度做公益
還不如多到部落走走,跟老人聊天,跟年輕人談夢想
更可以帶來希望,幫助也更深遠

長輩總是問我,有需要捐錢給部落,他一定義不容辭
我會跟他說,先不急著捐錢
有空到部落去走走,透過認識與了解你要幫助對象的需求
再來談愛心的實質幫助
否則,會不會只是在消費"愛心" ,盲目給弱勢餵毒?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107  不懂日文  於 2008/10/04 14:59

有些網友可能不瞭解分鏡表的重要性。小弟也不是這行的人。
不過,蒐尋一下網路上的資料,發現有人摘要Steven D.Katz的「電影分鏡概論」:從意念到影像。
才知道拍賣這些分鏡表是多麼可惜的事。

該書指出,「分鏡表有兩個目的:第一,使電影作者得以事前將自己的意念顯現出來;
第二,可作為整體製作組員溝通意念的最佳語言」。
請見:http://sllai.social.ntu.edu.tw/drupal/?q=node/1517

用白話來說,分鏡表就是導演把腦中的想法具體化的第一步。
這些意念轉化成圖片之後,導演才可依據這些圖片,和工作人員溝通,拍成影像。
經過剪接加工後,就成為我們看到的電影。

由此可見,分鏡表是多麼重要的第一手資料。
後人要深入研究海角七號,絕對不能少了這份資料。

有人或許會問,就讓共同記憶留在電影即可,幹嘛那麼嚴肅,還對海角七號進行研究呢?
就如上述,分鏡表是讓創作者把腦中意念轉化成圖片再到影像。
但影像所造成的感動,必須文字化才能代代流傳。
最後這項文字解析、詮釋的工作或許已不是導演的職責,
但相信有許多受到海角七號感動的朋友們,將會不斷地投入這樣的研究、文字論述與詮釋。

看看海角七號官方網站上那麼多朋友的發言內容,
就知道把那份感動予以文字化之後的威力了。
何不讓群體合作(海角七號導演率領的團隊與眾多大受感動的觀眾們)一起完整呈現,
從意念圖片影像文字(研究、論述、詮釋等)的創作過程?
一起創造台灣史的另一段美好故事呢?

這是出版分鏡表內容,讓更多人能夠探索海角七號的正面意義之一。

此外,大家都還記得,不久前有位許介鱗所長,
撰文批評海角七號是次殖民文化的產物,沒有國際觀與哲學觀。

他所言,當然都是錯的,但試想,如果這份分鏡表及其他第一手資料落入這類人之手,
他們將擁有對海角七號極大的詮釋權之佐證,
而他人將無法如同嚴云農先生一樣,可用事實反駁他。
這對海角七號的創作者與感動者來說,是多麼不公義,如何沉痛的打擊?

我們情何以堪?

魏導,您當然有權處分自己的創作心血,但真的懇請您重新考慮…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1f4j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