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飛毛要作"台灣民俗節慶"的電子賀卡,一共要六款:
春節、元宵、清明、端午、中元、中秋
對象是"兒童"...XD...還要跟台灣旅遊景點有相關
(交通部觀光局- 兒童網站 的電子賀卡,宣傳台灣傳統民俗節慶活動)
其中清明&中元節最難設計啦!有人在送清明&中元的賀卡嗎??...XD

所以,這讓我好頭大啊~~><~~
不知道要如何設計,先找一些資料從中尋找靈感吧!
也希望大家給我一點建議,感溫~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(1) 春節 (農曆1月1日~1月15日)

春節,俗稱「過年」,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慶。
春節也有許多古老的傳統習俗;
過年前夕,家家戶戶進行「掃塵」,將晦氣惡運掃除出門,以便除舊迎新;
掃塵之後,緊接著準備做年糕(年糕含「步步高升」之意),
並貼上「春聯」及「年畫」,藉此敬神祈福,求吉祥、討喜氣。
農曆12月30日,是闔家「圍爐」吃年夜飯的「除夕夜」。
「圍爐」中有幾樣年菜是必備的,如代表長壽的長年菜(即芥菜)、
代表好采頭的菜頭(即蘿蔔)、代表年年有餘的魚、
代表好運旺來的鳳梨、以及代表財源廣進的發糕。
吃完年夜飯後,長輩會發給晚輩紅包(即壓歲錢),
有互討吉利、祈求平安的意思。
從家人齊聚吃年夜飯至午夜12點這段時間要「守歲」,
在民間含有祈求父母長壽之意;
12點一到,開始燃放鞭炮歡慶新年的到來。

(2)元宵節(農曆1月15日)

農曆1月15日是元宵節,一般稱為「小過年」,
根據舊俗,農曆春節一直持續到元宵節才算告一段落。
在眾多節慶中,元宵節受重視的程度僅次於農曆春節,
因此相關的慶典很多。除了祭祖、猜燈謎、吃元宵,
最熱鬧的要屬「提花燈」及「放天燈」;
而台南的鹽水蜂炮也是元宵節當天的重頭戲。

(3) 端午節(農曆5月5日)

端午節與春節、中秋節並稱三大節日。
其由來和習俗與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有關,
民間又稱端午節為「詩人節」。
「划龍舟」和「吃粽子」是慶祝端午節的兩項重要活動,
據說當時屈原投江自盡,百姓為了搜尋他,
紛紛駕舟在江面上來回尋覓,此後逐漸演變成龍舟競賽;
而包粽子的習俗則是因為當年為防止屈原身軀被魚蝦啃,
人們便在竹葉中裝進米食,投入江中餵食魚蝦。
此外,在住家門前懸掛艾草、昌蒲、榕枝等,藉以驅避蚊蚋;
懸掛鍾馗畫像佩帶香包及飲雄黃酒等以保平安,
也都是端午節廣為流傳的習俗。

(4) 中秋節(農曆8月15日)

中秋節又稱「月節」,是所有節慶中最浪漫的節日,
其主要的活動包含拜月、祭土地、走月亮、吃月餅、柚子等,
都是從月亮衍生而來的習俗。
「走月亮」是指中秋夜晚當著明月清風到外散步賞月;
「吃月餅」意味著團圓美滿;
「吃柚子」的習俗取「柚」與「佑」的諧音,代表受月亮庇佑之意;
至於「烤肉」則是近年來中秋節興起的活動,
在月光下與家人朋友齊聚一堂,也是團圓的象徵。

(5) 中元節(農曆7月15日)

農曆7月俗稱「鬼月」,在這段期間,
民間為祈求消災解厄、諸事順利平安,各地圴舉行各種祭典法會,
其中以基隆中元祭為最熱鬧且頗具特色的代表活動,
活動從每年農曆7月1日開始舉辦,一直到農曆7月30日整個祭典才算結束;
尤以農曆7月15日中元節凌晨所舉行的「放水燈」達到法會的最高潮,
可感受到台灣獨特的地方風俗。

(6)清明節(國曆四月五日或六日)

清明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,在春分之後十五天,
關於清明節的起源,民間流傳著兩種說法,其一是源於一個古代忠臣的故事。
清明節是國曆四月五日或六日,因為它是定在二十四節氣中,
春分後的十五天,所以不是固定在國曆四月五日,也不是以農曆來決定。
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,是民國廿四年由政府明定的國定假日。
中國祭祀祖先的歷史由來已久,早在上古時代就有帝王、諸侯祭祀宗廟的儀式,
到春秋時代孔子的墓祭,這些都屬於貴族所特有的。
到了秦漢以後,貴族制度末落,才有一般民眾到祖先墳墓去祭祀的習俗。

一、春祭

春祭---春祭在清明,科祭在重陽,此等風俗為中華民族「追思祖先」傳統的節日。
該日多屬於團體行動,如家族宗族;社教單位;
慈善機構,屆時均於節日內在宗親祠社或四野墳場及義葬之處,
舉行「春祭」,以慰先靈。

二、賜火

賜火——「寒食」日,例不舉火,
相傳為紀念介之推被焚之意,至「清明」日始可舉火。
韋莊詩:「寒食花開千樹雪,清明火出萬家煙。」
清明的火,稱為「新火」。且皇帝並於是日舉行「清明賜火」!

三、節蛋

節蛋——清明吃雞蛋,如同端午節吃粽子,
中秋吃月餅一樣的重要,每屆該日,此俗絕不可少。
又清明節蛋,大致分為兩種,一種是「畫蛋」,另一種則是「雕蛋」。
前者可吃,後者則僅供玩賞而已。

四、踏青

踏青——清明節日,婦女穿著新鞋,出行於郊原,謂之「踏青」。
因為,古時的婦女平日不可隨便出遊,當此春回大地、風光明媚之際,
到郊外領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,以解深閨之愁煩。
所以,清明掃墓不僅是對先祖之思念。
一方面也是趁著大好春光郊遊一番。

五、鬥雞

鬥雞——鬥雞也是清明應節的遊戲,不過這個鬥雞是拿錢作輸贏的,
如同春節賭博一樣,不宜效法。

六、拔河

拔河——據「鄉老」傳言:唐朝中宗在清明節時,
命令群臣作拔河之戲,以大麻綆兩根再綁上十餘條小繩,
叫他們分執一端,以力弱者為輸。
延遷至今,變為大規模拔河比賽,在運動上來說,頗饒意義。

七、鞦韆

鞦韆——這是一樁很古的玩藝兒,在《天寶遺事》中曾說過「宮中至寒食節,
競設鞦韆為樂,帝(指唐代玄宗)常呼為半仙之戲。」
韋莊還有「滿街楊柳綠樹煙,畫出清明三月天,好是隔簾花樹動,女郎撩亂送鞦韆」。
因而導致清明處處玩鞦韆,因此也有人把它叫做鞦韆節

八、插柳

插柳——清明插柳之風,由(夢華錄)之所云「子推燕」中之一段來看,
可知行之甚早,劉克莊的詩中也有「寂寞柴門村落裡,也隨掃柳記年華」,
可見地無分城鄉,連那寂寥的山村也插上一枝青柳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§ 資料來源:

1. 交通部觀光局>民俗節慶 > 傳統節慶
2. 交通部觀光局兒童網-民俗節慶
3 .http://hk.geocities.com/vinki_lau_hk_11/introucation3.htm(清明節)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1f4j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